您现在的位置: 南五味子 > 南五味子用法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奇经八脉考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1/3/22 22:07:53
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

如何   《奇经八脉考》,经脉专书。一卷。明·李时珍撰。刊于年。本书论述奇经八脉,考证历代有关文献,对每条奇经的循行和病等,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,并提出了作者个人的见解,是一部研究奇经八脉的重要著作。现有清刻本、石印本《四库全书》本及与《濒湖脉学》的合印本。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
2主要内容

  凡人一身,有经脉、络脉;直行曰经,旁支曰络。经凡十二:手之三阴三阳,足之三阴三阳是也。络凡十五: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,而脾又有一大络,并任督二络,总为十五。(《难经》作「阴络」、「阳络」)共二十七气,相随上下,如泉之流,如日月之行,不得休息。故阴脉营於五脏,阳脉营於六腑。阴阳相贯,如环无端,莫知其纪,终而复始。其流溢之气,入於奇经,转相灌溉,内温脏腑,外濡腠理。奇经凡八脉,不拘制於十二正经,无表里配合,故谓之奇。盖正经犹夫沟渠,奇经犹夫湖泽。正经之脉降盛,则溢於奇经。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,沟渠溢满,霶霈妄行,流於湖泽;此发《灵》、《素》未发之秘者也。八脉散在群书者,略而不悉;医不知此,罔探病机,仙不如此,难安炉鼎。时珍不敏,参考诸说,萃集於左,已备学仙学医者筌蹄之用云。

  八脉

  奇经八脉者,阴维也,阳维也,阴蹻也,阳蹻也,冲也,任也,督也,带也。阳维起於诸阳之会,由外踝而上行於卫分;阴维起於诸阴之交,由内踝而上行於营分;所以为一身之刚维也。阳蹻起於跟中,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;阴蹻起於跟中,循内踝上行於身之左右;所以使机关之蹻捷也。督脉起於会阴,循背而行於身之後,为阳脉之总督,故曰阳脉之海。任督起於会阴,循腹而行於身之前,为阴脉之承任,故曰阴脉之海。冲脉起於会阴,夹脐而行,直冲於上,为诸脉之冲要,故曰十二经脉之海。带脉则横围於腰,状如束带,所以总约诸脉者也。故阳维主一身之表,阴维主一身之里,以乾坤言也。阳蹻主一身左右之阳,阴蹻主一身左右之阴,以东西言也。督主身後之阳,任、冲主身前之阴,以南北言也。带脉横束诸脉,以六合言也。是故医而知乎八脉,则十二经、十五络之大旨得矣;仙而知乎八脉,则虎龙升降,玄牝幽微之窍妙得矣!

  阴维脉

  阴维起於诸阴之交,其脉发於足少阴筑宾穴,为阴维之郄,在内踝上五寸□肉分中。上循股内廉,上行入小腹,会足太阴、厥阴、少阴、阳明於府舍(在腹哀下三寸,去腹中行四寸半)。上会足太阴於大横腹哀(大横在腹哀下一寸五分,腹哀在日月下一寸五分,并去腹中行四寸半),循胁肋,会足厥阴於期门(直乳下一寸半)。上胸膈,挟咽,与任脉会於天突、廉泉,上至顶前而终。(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半宛宛中,廉泉在结喉下二寸中央是穴)。凡一十四穴。

  阳维脉

  阳维起於诸阳之会,其脉发於足太阳金门穴,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。上外踝七寸,会足少阳於阳交,为阳维之郄(在外踝上七寸,斜属二阳之间)。循膝外廉,上髀厌,抵少腹侧,会足少阳於居髎。(在章门下八寸监骨上陷中)循胁肋,斜上肘上,会手阳明、手足太阳於臂臑(在肘上七寸两筋罅陷中,肩髃下一寸),过肩前,与手少阳会於臑会、天髎(臑会在肩前廉去肩端三寸宛宛中,天髎在缺盆中上毖骨际陷中央),却会手足少阳、足阳明於肩井(在肩上陷中,缺盆上大骨前一寸五分)。入肩後,会手太阳、阳蹻於臑腧(在肩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),上循耳後,会手足少阳於风池(在耳後发际陷中),上脑空(承灵後一寸半,夹玉枕骨下陷中)、承灵(正营後一寸半)、正营(目窗後一寸)、目窗(临泣後一寸)、临泣(在瞳人直上,入发际五分陷中)。下额,与手足少阳、阳明五脉会於阳白(眉上一寸,直瞳人相对),循头入耳,上至本神而止(本神直耳上入发际中)。凡三十二穴。

  阴蹻脉

  阴蹻者,足少阴之别脉,其脉起於跟中足少阳然谷穴之後(然谷在内踝前一寸陷中),同足少阴循内踝,下照海穴(在内踝下五分)。上内踝之上二寸,以交信为郄(交信在内踝骨上少阴前太阴後廉筋骨间)。直上循阴股,入阴,上循胸里,入缺盆,上出人迎之前。至喉咙,交贯冲脉,入頄内廉,上行,属目内眦,与手足太阳、足阳明、阳蹻五脉,会於睛明而上行(睛明在目内眦外一分宛宛中)。凡八穴。

  张紫阳《八脉经》云:八脉者,冲脉在风府穴下,督脉在脐後,任脉在脐前,带脉在腰,阴蹻脉在尾闾前、阴囊下,阳蹻脉在尾闾後二节,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,阳维脉在顶後一寸三分。凡人有此八脉,俱属阴神,闭而不开。惟神仙以阳炁冲开,故能得道。八脉者,先天大道之根,一炁之祖,采之惟在阴蹻为先。此脉才动,诸脉皆通。次督、任、冲三脉,总为经脉造化之源。而阴蹻一脉,散在丹经,其名颇多:曰天根,曰死户,曰复命关,曰酆都鬼户,曰生死根,有神主之,名曰桃康。上通泥丸,下透涌泉,倘能如此,使真炁聚散,皆从此关窍,则天门常开,地户永闭,尻脉周流於一身,贯通上下,和炁自然上朝,阳长阴消,水中火发,雪里花开。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,三十六宫都是春。得之者,身体轻健,容衰返壮,昏昏默默,如醉如痴,此其验也。要知西南之乡,乃坤地,尾闾之前,膀胱之後,小肠之下,灵龟之上,此乃天地逐日所生炁根,产铅之地也,医家不知有此。

  频湖曰:丹书论及阳精河车,皆往往以任、冲、督脉、命门、三焦为说,未有专指阴蹻者。而紫阳《八脉经》所载经脉,稍与医家之说不同,然内景隧道,惟反观者能照察之,其言必不谬也。阳蹻脉阳蹻者,足太阳之别脉。其脉起於跟中,出於外踝,下足太阳申脉穴(在外踝下五分陷中,容爪甲白肉际),当踝後遶跟,以仆参为本(在跟骨下陷中,拱足得之)。上外踝上三寸,以附阳为郄(在外踝上三寸,足太阳之穴也),直上,循股外廉,循胁後胛,上会手太阳、阳维於臑腧(在肩後大骨下胛,上廉陷中)。上行肩髆外廉,会手阳明於巨骨(在肩尖端,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),会手阳明、少阳於肩髃(在髆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宛宛中,举臂取之有空)。上人迎,夹口吻,会手足阳明、任脉於地仓(夹口吻旁四分外,如近下有微脉动处)。同足阳明上而行巨窌(夹鼻孔旁八分,直瞳子,平水沟),复会任脉於承泣(在目下七分,直瞳子陷中)。至目内眦,与手足太阳、足阳明、阴蹻五脉会於睛明穴(见阴蹻下),从睛明上行,入发际,下耳後,入风池而终(风池在耳後夹玉枕骨,下发际陷中)。凡二十二穴。《难经》曰:蹻脉从足至目,长七尺五寸,合一丈五尺。

  《甲乙经》曰:蹻脉有阴阳,何者当其数?曰:男子数其阳,女子数其阴。当数者为经,不当数者为络。气之在身也,如水之流,如日月之行不休。故阴脉营其藏,而阳脉营其府,如环之无端,莫知其纪,终而复始,其流溢之气,内溉脏腑,外臑腠理。

3对医学气功理论的指导作用

  《奇经八脉考》是李时珍以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奇经八脉的专论。“十二经脉”是中医论述生理、病理机制的一种学说,而“奇经八脉”是“十二经脉”以外的旁支,也是中医与气功“经脉”学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《奇经八脉考》不仅详叙“奇经八脉”的循行路线,结合所主病证,提出了相应的治疗,而且结合丹道理论与实践指明了“小周天”运行轨道,揭示了气功内秘“玄牝”、“阴跷”等重要关窍,同时也为凭脉诊断疾病提供了一种有力的依据。奇经八脉即阳维、阴维、阳跷、阴跷、冲脉、带脉、任脉和督脉。李时珍在《奇经八脉考》中说:“阳维起于诸阳之会,由外踝上行于卫分;阴维起于诸阴之交,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,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。阳跷起于跟中,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;阴跷起于跟中,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,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。督脉起于会阴,循背而行子身之后,为阳脉之总督,故曰阳脉之海;任脉起于会阴,循腹而行于身之前,为阴脉之承任,故曰阴脉之海;冲脉起于会阴,夹脐而行,直冲于上,为诸阳脉之冲要,故曰十二经脉之海;带脉则横围于腰,状如束带,所以总约诸脉者也。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,阴维主一身之里,以乾坤言也。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,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,以东西言也。督主身后之阳,任、冲主身前之阴,以南北言也。带脉横束诸脉,以六合言也”。接着他指出奇经八脉在医学气功中的重要地位,“是故医而知乎八脉,则十二经、十五络之大旨得也;仙而知乎八脉,则虎龙升降玄牝幽微之窍妙得矣”。

  众所周知,丹道家在探讨人体生命规律方面,有其突出之处。丹道家的练养成就、养身思想对中医理论的渗透,在中医发展史上是颇为常见的。《黄帝内经》的养身理论对后世医家有重要影响,孙思邈、陶弘景、张介宾、李时珍等医学家是医学气功的先驱与杰出代表。李时珍认为丹经理论可与医学脉理并存,他说:“丹书论及阳精河车,皆往往以任、冲、督脉及命门、三焦为说,未有专指阴跷者。而紫阳{八脉笋》所载经脉,稍与医家之说不同。然内景隧道,惟返观者能照察之,其言必不谬也”。阴跷又名生死窍,为八脉总根,历代气功家秘而不宣,颇有争议。李时珍在《奇经八脉考》中载张紫阳《八脉经》道出:“而阴跷一脉,散在丹经,其名颇多:曰天根、曰死户、曰复命关、曰酆都鬼户、曰死生根,有神主之,名日桃康,上通泥丸,下透涌泉。倘能知此,使真气聚散,皆从此关窍,则天门常开,地户永闭,尻脉周流于一身,贯通上下,和气自然上朝,阳长阴消,水中火发,雪里花开。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,三十六宫都是春。得之者,身体轻健,容衰返壮,昏昏默默,如醒如痴,此其验也”。此窍位置在会阴穴部位,为先天大道之根,一气一祖。为什么丹法修持将此列为秘窍之一呢?这是因为此处为生药的地方,为青春活力萌动的处所,是产生内分泌的源头。天开于子,合于亥,此地乃天人合发之地。正如近代仙学大师原全国道教协会会长陈樱宁说:“神仙家每于阴跷一穴秘而不宣,且云轻泄者必受天殃。推此本心,非吝而不肯传,盖人不论男女老少,若得此阴跷种阳之诀,其肾阳立能变弱为强,易如反掌。而阳旺思淫亦为常人所不免,此道本为寿世,今反用以助淫,是贻害于世也。故必择人而后传者,一也;其二,又恐落入江湖骗者之手,搬弄是非,致虎落平原反被犬欺耳。”当代著名养生气功师梅自强老中医认为:“从《奇经八脉考》可以看出,李时珍是养生修真内练气功大师,所以特作此“考”。我们通过对《奇经八脉考》的学习研究,对中医与气功的结合无疑是很好的理论借鉴。

4对医学气功实践的指导作用

  在医学气功修炼中,开通奇经八脉是整个修炼过程中的起步阶段,是炼精化气、行气的必由之路。八脉之中又尤先通任督二脉最为重要,所以医学气功筑基,首先要打通任督二脉,使其循环。故李时珍在《奇经八脉考》中说:“任督二脉,人身之子午也,乃丹家阳火阳符升降之道,坎水离火交媾之乡”。并引证《参同契》、《入药镜》论述河车妙旨。丹家河车妙旨也称子午周天,即医学气功之小周天,它是贯通任督二脉,阴阳交会,坎离交媾,水火升降,神气合一的基础。只要任督二脉一通,继续修炼下去,十二经脉、奇经八脉,也会随之畅通了。所以李时珍在《奇经八脉考》中极重视“丹家河车妙旨”,如何通此二脉呢?他在书中指出:“丹书论及阳精河车,皆往往以任、冲、督脉、命门、三焦为说,未有专指IU:!

  阴跷者”。书中引用张紫阳《八脉经》“采之惟在阴跷为先,此脉才动,诸脉皆通”。由于《奇经八脉考》旨在认识八脉的重要性,对如何采炼阴跷的用意火候问题仅以“而药物火候,自有别传”,未深入讨论,但文中引言:“要知西南之乡乃坤地,尾闾之前,膀胱之后,小肠之下,灵龟之上,此乃天地逐日所生,气根产铅之地,医家不知有此”。这是对丹田很准确的描述,是人身气穴之地,正如古人说:“二前对脐轮后对肾,中间有个真金炉”,正是此处。

  后世气功实践者对阴跷的修炼很有见地,海内外仙学权威胡海牙先生在“欲保长寿,先补亏损”文中对阴跷的采炼有精辟的见解,有力地佐证了李时珍对医学气功,开通八脉,采炼阴跷的正确认识。如“补亏损者,世人娶妻生育及一切酬应,年至四十以后,其精气已耗大半,更有人先天不足,若后天不补足精气,则做气功难有进步,故当注意之。其法:每日不拘时(若饱食之后必须缓行三、五百步方可就坐)入座,腰带放松,坐定后,呼出粗浊之气一二口,即收心神于命门(两肾中间,肚脐对面),不事他顾,专一于此,勿令念起他散,如鸡抱卵须常听。如此每日行持,坐一二小时,或能多坐更佳。如觉两腰间辘辘跳动不已时,随即以意送入阴跷(即针灸家的会阴穴),即至阴跷,又觉其中掣掣跳动,虽跳动却不要理它,嗣更觉浑身通泰心如迷醉,遍体脉络皆觉活动,暖融融如坐春风之中,我亦不理它,只自专心致志安居其中。如此凝定、跳止,万不可稍有邪念意淫,自误匪浅”。

  采炼阴跷开通八脉的行气补助方法,在道家龙门派修炼实践中已于以充分肯定,用此法驱除一身百窍之阴邪,使周身气血流通,经脉通畅。盖身中阴邪之气不除,即使练功不辍,并无法结丹。修习传统养生静功若进境不大,多是气血不通,而采练阴跷,打开奇经八脉,可治遗传病、防病治病健身均有益处。《奇经八脉考》融张紫阳之说与医学为一炉,简易清楚,为后世医学气功开通八脉的实践奠定了基础。

5奇经八脉在辨证论治上的运用

  李时珍说:“阳维主一身之表,阴维主一身之里”,明确阳维、阴维二脉职司表里营卫,乃气血之维系,对临床病症的辨证论治颇有启示作用。

  根据《难经》“阳维为病苦寒热,阴维为病苦心痛”的理论,李时珍认为:‘阳维之脉与手足三阳相维,而足太阳、少阳则始终相联附着”。所以“邪在肌表营卫不和者,宜桂枝汤以调和营卫;邪在皮毛肺失宣肃者,宜麻黄汤以发表宜解;邪在半表半里者,宜小柴胡汤以和解;邪结阳明燥热者,宜白虎、承气以清泻”。对于维脉为病论治,《吴医汇讲》说:“阳维为病苦寒热,阴维为病苦心痛,越人但有是说,而无治法。后人以桂枝汤为治,可谓中肯。盖阳维维于阳,属于卫也,故为寒热;阴维维于阴,属于营也,故为心痛。桂枝汤有和营卫调阴阳之力,适合此例以治也”。

  “阴维为病苦心痛”,李时珍认为:“阴维之脉,虽交三阴而行,实与任脉同归,故心痛多属少阴、厥阴、任脉之气上冲而然”。强调治阴维之虚寒腹痛证,应合三阴虚寒同辨同治。兼少阴及任脉者,投四逆汤;兼厥阴者,投当归四逆汤;兼太阴者,投理中汤。若属阴维实热腹痛证,宜合三阴热实证辩治。

  李时珍在治疗老年病方面以动力着眼,补以通为目的。《本草纲目》卷首开宗明义云:“凡人少长老,其气血有盛壮衰三等……其治法亦当分三等”。《奇经八脉考》云:老人“气血衰,气血涩,”“大凡病则气滞而馁”。认为气血虚馁、多滞多淤是老年共同的病理基础。而生理上“天之所以为天者,健运有常也,健运不息,所以生生无穷”;血脉流通,病不得生,譬如户枢,终不朽也。因而力倡老年用补,悉以疏通气血,推陈致新,以恢复其生生之机为目的。分别以补中求通、行以补气、动以补血、通以助补为手段。

  后世医家沈金鳌在李时珍的邪在阴跷,阴维则发癫,邪在阳跷,阳维则发痫的理论启迪下,在他的著作《杂病源流犀烛》治疗癫痫病中提出病机和方药。凡昼发者为阳跷,宜升阳汤宣发郁陷之阳;夜发者为阴跷,宜四物汤加柴胡、瓜萎、半夏、南星、黄柏、知母、远志、枣仁、菖蒲以养血滋阴,涤痰开窍。

  清代医家陈修园以新加白术汤壮奇经之气,治腰重而痛。温病医家吴鞠通以化癥回生丹通调奇经,治癥瘕积聚。近代医家张锡纯,论冲气上逆,提出肾虚肝横,导致冲脉之气夹胃气逆上之病机。

  后世医家对李时珍奇经八脉理论研究最有心得者,当首推清代名医叶天士。在生理上,叶天士认为奇经有收摄精气,调节正经气血,维续、护卫、包举形骸的作用;在病理上,他认为凡肝肾脾胃等脏腑之病,久虚不复,精血亏损,都必然影响奇经。叶天士奇经理论,阐明奇经和脏腑的密切关系;辨治奇经病证,应分清虚实。在治法上提出,无论补虚治实,均采用“通因”一法。他说:“奇经为病,通因一法,为古肾之定例。”开拓了奇经论治的新领域。在临床上,叶天士以协调冲任,通摄相济治疗遗精。认为遗精与奇脉不和、冲任受损密切相关。指出:“任主一身之阴,任脉不固,可成遗精,任脉为病,男子七疝,女子带下。”(《叶案存真》)“血海者,即冲脉也,男子藏精,女子系胞。”(《临证指南医案》)由此可见,冲任为病,不单指妇科,与男性疾病亦紧密相关,冲任不和,固摄失司,亦可发生遗泄。对冲任不和致遗的治疗,叶氏又独抒已见,指出:“精关已滑,涩剂不能取效,必用滑药引导,同气相求”。(《临证指南医案》)主张通摄两用,如《叶案存真》中一案:“遗精有梦属心,无梦属肾,据述气火下溜即如溺出之状,茎管中痛,热气上冲,咽喉巅顶焮胀,语言皆怯,此任脉不摄,冲脉上逆,治法引之导之,摄以固之”,药用锁阳、熟地、远志、莲须、龟版、龙骨、茯苓、芡实、金樱子熬膏为丸。又案:“脉数多遗,脊酸腰坠,此督任失固,非通不能入脉,非涩无以填精,色苍形瘦,不宜温补”,药用熟地、牡蛎、远志、龙骨、五味子、茯苓、芡实、山药、羊肾、羊脊髓。此二案叶氏均通摄兼顾。”

  金子久运用调奇经八脉,养先天后天治妇科病。妇女病多与奇经有关,主张“欲调八脉,须养肝肾”,认为妇女或因先天不足,或因精血流失、每易导致“下元空虚”及“真阴不足”而伤冲任,由于肾为“水火之宅”具体治法当辨明肾阳虚抑或肾阴亏。壮肾阳、益精气、温养下焦以巴戟天、苁蓉、补骨脂、鹿角霜为主;兼肝脉寒凝、常投小茴香、肉桂温通肝脉。

  程门雪运用奇经治肾病,善用通补肾命血肉有情治奇经。对下焦久病精血受伤,阴损可以及阳,奇经任督为病者,宜通补奇经,通摄兼施。欲固其阴必兼和其阳,予大补阴汤加鹿角霜、仙灵脾、肉桂心。常用方剂量为:大生地24克,鹿角霜4.5克,炙龟版12克,川黄柏4.5克,肥知母12克,仙灵脾12克,肉桂心2.4克。

  如此配伍,内涵大补阴汤、龟鹿二仙、滋肾通关三方。用龟版柔补任脉,鹿角霜温通肾脉。补下之品从草木及血肉,从单纯滋阴清热至阴阳并顾,依次进步,可为大补阴汤法之后阵。又说,大补阴丸原有猪脊髓,但较难觅且不入汤剂,故以鹿角霜(亦可以鹿角)、仙灵脾配合,如此阴阳并补,通补奇经以填精,育阴清热不伤正。若此时一味单用苦寒知母、黄柏等,实不相宜。

  再者,用鹿角霜、仙灵脾等温补,须注意有无腰脊酸痛,尻胀下坠之象。盖尻脊乃督脉所经,督损则脊痛尻坠也。鹿角霜性味较为平和,无碍阴虚火旺之质,又能治尿精尿血,疗吐血下血,崩中不止,可见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。仙灵脾虽有甘温之说,但亦有云甘平及辛寒者,可见其性尚不大温,故亦无妨。且《神农本草经》用治“阴瘘绝伤,茎中通,”有利小便之功。选此二味出入,既取其温补通督之性,又取其主治之能,一举两得,用于临床,确有一定疗效。

  程老对慢性腰痛经久不愈,甚则俯仰不能者,常能督损来淤论治。他认为,腰为肾之府,督脉循珩于脊中,慢性腰痛常有督脉虚损之证,再加上有外伤病史,疼痛剧烈固定,还须考虑久病入络、久痛夹淤、络脉淤阻者。用药则配以鹿角霜、由甲片、小茴香,温通补督,攻坚止痛兼施。对类风湿性脊柱炎有此证时,亦可用阳和汤配山甲、茴香。程老说,类此方药配伍可参许叔微《本事方》及叶天士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许氏有鹿茸圆治肾虚腰不能转侧,以麋茸或鹿茸配茴香、菟丝子等为丸,为纯虚之体而设。若虚实夹杂,督损终淤,疼痛较剧,则宜伍活血通络,消淤止痛之品。《临证指南医案》正虚久病,督脉夹淤之理相通,故异病同治,移用于腰痛此证亦裁。病重时鹿角霜、由甲片各10克,茴香4.5克;病轻则鹿角霜、山甲片各4.5~6克,茴香3克即可。若肾虚甚酌加桑寄生、川断、杜仲、仙灵牌、菟丝子、狗脊等;兼温热加三妙、四妙丸;夹风温加独活、希签草等;有寒痰入络,尤当配用白芥子温化,白芥子且有止痛散郁之功。石筱山伤科常以之配黄连治胸胁挫伤。傅青主治痛经之宣郁通经汤亦以之散郁止痛。

  总之,李时珍的《奇经八脉考》集前人诸说之大成,且加以发挥,为后世奇经八脉辨证、用药和养生气功作出了贡献。可谓:具通天手眼,万世准绳矣。

你若喜欢,点个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nanwuweizia.com/nwwzyf/6943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南五味子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